土蜂养殖蜜蜂囊状幼虫病 蜜蜂囊状幼虫病 又叫“尖头病”、“囊雏病”。是由囊状幼虫病病毒引起的蜜蜂幼虫传染病。西方蜜蜂对该病抵抗力较强,感染后常可自愈。东方蜜蜂对该病的抵抗力弱,常大面积流行。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,在59℃热水中只能存活10分钟,在病虫尸体内可以存活1个月,在腐败的病虫中则只能活7~10天;悬浮在蜂蜜中可活5~6小时,在蜂粮中可存活100~120天。残留在巢房壁上,夏季能存活80~90天,冬季90~100天。阳光直射4~7小时可杀死该病毒。该病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,多发生在春、秋天气温较低或饲料不足等情况下。主要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食物侵入蜜蜂体内,病毒在工蜂体内,特别是在王浆腺中增殖,工蜂饲喂幼虫时,将病毒传给健康幼虫,使幼虫染病。
1.诊断 可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特点诊断。该病最易感染2~3日龄幼虫。病毒从消化道进人幼虫体内后,在中肠细胞、脂肪细胞和气管等组织中大量增殖,潜伏期5~6天。患病幼虫一般死亡在封盖之后。死亡幼虫呈尖头子、头部上翅、白色无臭味、体表失去光泽,表皮增厚。从巢房中拖出病死的幼虫呈囊状。没被脱出巢房的死幼虫残留在巢房里.体色逐渐变成黄褐色至褐色,最后成一棕黑色干片,与巢房易脱离。发病初期,少数死虫被工蜂清理,蜂王又重新产卵,因而在同一脾面上出现卵、虫、蛹混杂的“花子”脾。 2.防治 以预防为主。蜂场蜂机具注意消毒。蜂场用5%的漂白粉水溶液定期喷洒消毒,或用10~20%的石灰乳定期喷洒。蜂场蜂尸清扫后要深埋。蜂箱可用灼烧法消毒,其它蜂具可用煮沸法消毒,巢脾用5%的漂白粉浸泡12小时以上消毒。中蜂发现病群后应迅速将其迁移到离蜂场5公里以外的地方隔离治疗。治疗时,先紧脾、断子清巢,并结合药物治疗。患病蜂群采取换王或幽王措施,人为地给蜂群造成一段时间的断子期,撤出多余巢脾进行消毒。撤脾后使蜜蜂群势密集,让工蜂清扫巢脾。断子后,病群严重,蜜蜂仍无力清理巢房的。可把染病严重巢脾烧毁或深埋。染病较轻的巢脾,可人为地用镊子夹去病虫,用75%酒精消毒。取出的幼虫,切莫随意乱丢,应灭活处理或深埋。经上述处理后,用13%的盐酸金刚烷胺粉每次每10框蜂2克,加入适量50%的糖浆中饲喂病群,隔日1次,连用6次。也可用华千斤藤(又叫海南金不换)干药10克,半支莲50克,板兰根50克等清凉解毒中草药,经过煎煮过滤,配成50%糖浆,饲喂病蜂,隔天喂1次,4~5次为一个疗程,停药1周后,再喂一个疗程。抗生索类药物对该病无效,在该病防治中,切不要滥用抗生素药物。 |